“大人,这里就是恭顺王妻儿的住处!”一名被奴役的汉人老妇颤声说道。
“破门!”
一声令下,宅邸大门被撞开,里面三四十名手持刀剑的仆从满脸惊恐。
朱慈良毫不迟疑,带人冲入,转眼间便将他们尽数斩杀。
环顾四周,屋内仅剩两名女子和两个孩子。
“你们就是汉奸孔有德的妻儿吧?”朱慈良冷笑道,眼中带着讥讽。
“你们是谁?竟敢直呼我父王名讳,擅闯私宅!”出乎意料,开口的竟是个小女孩。
引路的老妇连忙道:“大人,这是恭顺王之女孔四贞!那两位是王妃白氏和李氏,男孩是世子孔庭训!”
“孔四贞!”朱慈良眼前一亮。
这位贯穿**的汉族公主,与顺治帝年纪相仿,深得孝庄太后青睐。太后自幼培养她与顺治的感情,不仅督促其读书,还常借故让她陪伴皇帝。
此前朱慈良正愁如何轻取盛京,如今有了孔四贞,一切迎刃而解。
朱慈良盯着小女孩,突然命人拽过她弟弟孔庭训。
刀光闪过,人头落地,鲜血溅了孔四贞满脸。
方才还倔强的小女孩,此刻浑身战栗。
“求大人开恩!我们愿做牛做马!”正妻白氏跪地哭求,生怕这杀神再 ** 手。
“想活命,就老实照做!”
孔四贞早已没了先前的傲气,慌忙点头。
“殿下,清理完毕!此战我军解救汉人两千五百余,斩杀叛贼六百余,无一漏网,我军无一阵亡,仅八人轻伤!”
骆尚志入内禀报。
朱慈良微微颔首,此次突袭战果颇丰。
他随即下令,准备趁夜突袭盛京。
为免天亮暴露行踪,朱慈良决定连夜行动。
计划很简单:借孔四贞诈开城门,大军随后杀入,歼灭守敌。
原本此计不易施行,如今有了孔四贞,便容易多了。
部署完毕,朱慈良率二百戚家军换上汉军正红旗装束,伪装成恭顺王府护卫,护送孔四贞的马车向盛京进发。
半个时辰后,一行人抵达盛京南门。
此时盛京城内驻军万余,但因地处腹地,城头兵力有限。
南门城楼仅有三百守军,另有数支巡逻队执火把巡视,总计四百余人。
虽人数不多,清军却十分警觉。

距城门百步时,城上传来喝问:“何人深夜来此?”
“我等是恭顺王府下人,孔格格有要事面见太后!”
听闻是孔格格,城上清兵语气顿变:“格格恕罪!请现身验明身份!”
“烦请将军通禀太后,有要事相告!”
在朱慈良示意下,孔四贞从马车中探出头喊道。
“果真是格格!奴才这就开城!”
城门缓缓开启,南门守将德勒各快步迎出。
来到马车前,毕恭毕敬地表示要亲自带路。
他这副模样,哪里像是个将领,倒像是条摇尾乞怜的狗,对着主人谄媚至极。
朱慈良心想,孔有德这汉奸,怕是在皇太极面前也是这般低眉顺眼,才得了恭顺王的封号。
眼前这守将,对一个汉人小孩如此恭敬,倒也正常。
孔四贞深得太后宠爱,甚至有意让她与顺治小皇帝结亲。
这在盛京早已不是秘密。
若真成了,孔家这位大 ** 便是大清的贵妃,乃至皇后。
德勒各哪敢怠慢,生怕得罪贵人,便亲自出来引路。
就这样,朱慈良带着两百戚家军,顺利混进了盛京城。
……
朱慈良刚进城不久,城外便传来阵阵马蹄声。
骆尚志率领的一千骑兵,正朝城门疾驰而来。
城头守军顿时紧张起来。
德勒各透过城门,见城外骑兵逼近,急忙大喊:“快!收起吊桥,关城门!所有人……”
话音未落,胸口骤然一痛。
低头一看,一柄利刃已刺穿胸膛。
他艰难回头,难以置信地盯着朱慈良:“你……你们……”
朱慈良一脚将他踢翻,拔出染血的剑。
可一切已来不及,转瞬之间,城墙上四百余名守军就被斩杀过半。
剩余清兵想要抵抗,但仓促间无法结阵,只能各自为战。
面对擅长小队配合的戚家军,他们单打独斗毫无胜算。
两百戚家军组成战阵,将城楼残敌尽数剿灭。
短短两三分钟,南门城头清军已被全歼。
此时骆尚志率领千名骑兵已至城下。
每人都高举两支火把。
火龙般的火光涌入未及关闭的城门,在盛京街道上奔腾向北。
骑兵沿途分散成数十小队,将火把掷向街边房屋,顷刻间烈焰四起。
皇宫外军营里,数千建奴被惊醒。
未等集结,数十火把已投入营中,营帐燃起大火,清军乱作一团。
不到半炷香时间,整座盛京都陷入火海。
朱慈良与杨森各率百人沿城墙东西推进。
守军见城内大火早已惊慌失措,未及反应便被歼灭。
东门西门相继攻陷,加上南门已有三处城门洞开。
后续戚家军步兵兵分三路杀入城中。
巷战正是戚家军所长。
城内清军指挥瘫痪,各自为战。
在戚家军战阵前不堪一击。
虽有拜音图、满达海等贵族试图组织反击。
但皆被戚家军斩杀,无一幸免。
**
朱慈良打开东西两侧城门后,与随后赶到的戚家军会合,一同杀向皇宫。
……
皇宫内,永福宫中。
被封为圣母皇太后的大玉儿正带着八岁的福临休息,却被外面的厮杀声惊醒。她急忙唤人询问情况,但宫女太监们同样茫然无措。
一队卫兵匆忙赶来禀报:“太后娘娘,大事不好!敌军攻入盛京城,正在城内烧杀抢掠,其中一支兵马正朝皇城逼近!”
“敌军攻进来了?”大玉儿脸色骤变,难以置信。她所知的大明北方军队已被李自成歼灭,京师也陷落。难道是李自成派兵偷袭盛京?
此时,皇太极的其他妃嫔——中宫太后哲哲、懿靖大贵妃娜木钟等人也察觉城中变故。她们缺乏主事经验,纷纷聚集到大玉儿的寝宫。
“敌军怎么进来的?”
“郑亲王如何守的城门?”
“这些敌人从何而来?”
“我们会不会被俘?”
众人七嘴八舌,吵得大玉儿头疼。七岁的福临也被吓到:“皇额娘,出什么事了?”
“别怕,有额娘在!”大玉儿安抚道,“姐妹们莫慌!敌军自南门攻入,皇城坚固,一时难以攻破!”
这位被誉为第一女功臣的太后迅速镇定下来,一边安抚福临和后宫众人,一边部署应对:“传令郑亲王济尔哈郎,速速率军护驾!”
命令刚发出不久,济尔哈郎便赶到了皇宫。
济尔哈朗并非努尔哈赤之子,而是其弟舒尔哈齐的第五子。
凭借父亲的威望以及与皇太极的私交,他获封郑亲王爵位。
然而,多尔衮与皇太极素有嫌隙,自然与济尔哈朗关系冷淡。
皇太极去世后,多尔衮掌权,便处处排挤他。
此次多尔衮领兵出征,特意留他镇守盛京,无非是想剥夺他立功的机会。
济尔哈朗倒也乐得清闲,毕竟已是亲王,无需再上阵厮杀。
可没想到,安稳日子没过几天,今夜突然生变。
一支来历不明的精锐军队竟攻入了盛京城。
幸而多年征战经验让他反应敏捷,敌军刚破城,他便迅速退入皇宫。
见到大玉儿,他立即请罪:“奴才济尔哈朗,叩见皇上、太后娘娘及诸位娘娘!奴才失职,致使敌军攻入盛京,甘愿受罚!”
大玉儿急忙扶起他,焦急道:“郑亲王,眼下不是问罪之时。敌军势猛,盛京难守,当务之急是撤出盛京,退回赫图阿拉。”
虽未亲历战阵,但她明白敌军既已破城,坚守无益。
不如直接撤回旧都赫图阿拉,凭借地利固守,等待多尔衮主力回援。
见大玉儿未加责罚,济尔哈朗连忙叩首:“奴才领命!定誓死护卫皇上、太后及诸位娘娘周全,护送娘娘至赫图阿拉!”
在济尔哈朗指挥下,皇城内两千清军迅速集结,护着小皇帝福临及后妃向北门撤退。
当年努尔哈赤修建盛京皇宫时,便考虑过城破时的退路。
因此皇宫位于城北,距北门极近。
出皇宫北门不久,众人便抵达尚在清军掌控中的盛京北门。
最终,济尔哈朗率两千清军,护送小皇帝、大玉儿、哲哲等人从北门顺利撤离。
他们狂奔一里多地才停下喘息。
回望盛京,大半城池已陷入火海。
风中隐约传来城内的嘶吼、尖叫与哀嚎。
此刻的盛京城,想必已是人间炼狱。
“盛京……竟这样陷落了!”
“我愧对大清!”
济尔哈朗掩面痛哭。
守卫盛京本是职责所在,如今却失守了。
即便多尔衮回师夺城,等待他的也必是严惩。
他至今想不通,这支敌军从何而来,又为何能悄无声息破城。
“不能久留,若敌军追来,我们插翅难逃!”
大玉儿嗅到危险气息。
这支敌军太过诡异,如天降神兵般突袭辽东腹地,直取盛京。
正此时,一道戏谑声响起:“急什么?如此美景,不多欣赏岂不可惜?”
大玉儿心头骤紧。
循声望去,前方阴影中走出一名精壮汉子,手持火把,似笑非笑地盯着他们。
正是朱慈良安排在城外守株待兔的吴惟忠。
他身旁百余名骑兵毫无惧色,冷冷注视着清军。
“你们究竟是谁?胆敢偷袭我大清盛京!”
见对方仅百余人竟敢拦路,济尔哈朗勃然大怒。
先是盛京失守,令他背负重罪;如今又被如此轻视,区区百骑竟敢阻挡两千大军,简直目中无人!
此刻的济尔哈朗,怒火冲天。
吴惟忠淡然道:“放下兵器,或可饶你们一命,给我当个看门狗。否则,定叫你们粉身碎骨!”
此言一出,济尔哈朗勃然大怒,理智尽失。
“杀!一个不留!”他怒吼着率先冲杀出去。
身后两千清军紧随其后,毫不迟疑。
这些秦军将士皆有家眷,为护太后与皇帝,早已顾不上家人。如今亲人生死未卜,想到可能遭遇的 ** ,更令他们怒不可遏。
区区百骑竟敢当面挑衅,如何能忍?
唯独大玉儿尚存冷静。她察觉有异——城外既有敌军,怎会只派百人叫阵?
“郑亲王莫追!此乃调虎离山!”她急呼。
可济尔哈朗已驰远,喊声不及。
吴惟忠见敌帅中计,嘴角微扬,勒转缰绳策马疾驰。百名骑兵同时回撤,不时返身射箭,秽语辱骂。
清军气得咬牙切齿,拼命追赶。
眼见济尔哈朗越追越远,大玉儿心沉谷底。
果然,追出两里地时,四周忽现火把。火光映照下,三百铁骑缓缓逼近,甲胄森然。


![1990年代自动贩卖机全集阅读_[乌托邦幸运儿]小说无删减版在线免费阅读-胡子阅读](https://image-cdn.iyykj.cn/2408/c4ca7d8ae9aa93c670fe9a5f1c52c8dc.jpg)


![[一纸相思两生盟]最新章节列表-胡子阅读](https://image-cdn.iyykj.cn/2408/92d355e090466f4cde656078eecb1c1d.jpg)
